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组织纪律

浏览数:132

党 课 材 料

第 三 课

中共玉林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编 2014年9月22日

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组织纪律

前言: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更是一个人进行各种行为的支撑和动力。对一个人来说,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样,对一个政党来说,倘若没有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奋斗的目标、偏离前进的方向,就会丧失先进性和存在的依据。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紧扣党员、干部的实际,就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进行了多方面论述,思想内容丰富,观点鲜明精辟,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

(一)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不断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我们党在发展壮大的历程中,曾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为什么能够一次次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究其原因,最核心的就是我们党始终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回顾党的奋斗史时所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90多年来,正是靠着理想信念这个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我们不但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而且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二)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想源泉。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怀抱各种主义和理想的众多党派“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广大人民和民主党派自愿选择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的理想信念能够代表中国的前进方向,反映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根本利益。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工农群众、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社会各个阶层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建设,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凝聚鼓舞了人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汇聚起了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在实现理想信念的征途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实现远大理想的最高纲领与实现阶段性现实目标的最低纲领统一起来,用最高纲领指明方向,用最低纲领凝聚力量,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理想信念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定因素。思想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途径,而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核心。我们党好比人的肌体,8600多万党员好比这个肌体中的一个个细胞,细胞纯洁了,肌体才会纯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就是理想,就是信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定因素。理想信念动摇或失守,精神就会空虚,行动就会失去方向,奋斗就会失去动力。

二、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从总体上讲是能够高扬共产主义理想的风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能够努力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是也要看到,党所处的社会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必然会对党员干部产生影响,其中少数意志薄弱者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

(一)政治思想方面丧失理想信念

多数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积极,赞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一些人淡漠、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而且逐渐弱化,丧失了理想信念,缺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认识渺茫论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要把执行党的现阶段政策同坚持党的最高理想统一起来的道理,误认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需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表现在行为上不能严格按照共产党员条件要求自己,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原则立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事不点头,坏事不摇头。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化

多数党员干部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把集体利益放到优先位置,能为他人和集体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比较强。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内心并不想失去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把党的宗旨抛在脑后,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丢掉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淡化为人民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

(三)部分党员干部道德缺失,缺乏感召力

多数党员干部道德情操高尚,具有道德人格力量,但有部分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腐化堕落和人格扭曲。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呼唤和推崇高尚道德的时代。一个思想上、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具有真理力量的党,必然是一个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力量的党。必须看到,现在在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特别是在极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人格扭曲、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党员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缺乏自觉自律。在有些部门、行业的管理包括党内的管理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制度、经济手段,而像以往那种“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局面明显弱化。党员、干部队伍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其深层的思想根源在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淡化。

(四)组织纪律涣散,党员意识薄弱

多数党员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长期不参加或极少参加组织生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

党员意识的强弱反映党员的理想信念坚持与否,关系到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感。有的党员由于党员意识淡化不能自觉地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思想意志衰退,落伍僵化,不积极做群众工作,脱离人民群众。

三、影响党员理想信念的主要因素及原因分析

当前影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人们精神生活的开放,为信仰的重新选择提供了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需求如能得到其期待的满足,一般的,他的价值目标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当一个人的精神需求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得不到满足时,就可能重新选择和确立新的价值目标,改变自己的人生信仰。中国长期处于教条化和片面化的国家意识形态和高度的国家集权体制管理之下,人们的思想和灵魂被包裹得十分严密。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儒家传统价值观、宗教价值观被视为“封建社会的流毒"、“毒害人民的精神鸦片",统统被视为“破除”和打击的对象。至于资本主义价值观,因其与共产主义的“绝对对立”,更是严加防范。这个时期,人们经受的大都是共产主义价值观的“洗礼"。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经济成分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的价值观结构发生转变,由原来单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转向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其它价值观体系并存的复合结构。而每种价值体系都有自己特殊的信仰,都可能对人们的信仰及其选择产生影响。在新的价值体系的整合构建过程中,人们以极其复杂的矛盾心理去寻找、选择自己的价值信仰,渴望在变动不定的世界里寻找物质的或精神的寄托求得内心的安定。而我们今天正在致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体制形态上造成的根本性撞击,则加速了人们价值观念上深层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实践在不断催生强化平等、效率、竞争、法治等现代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强烈的物欲享受代替了精神愉悦,平面化、世俗化的日常生活使精神世界变得空寂荒芜。渴望理解生活的最终意义却无从寻找,在沉沦与矛盾中无所适从,怀疑主义、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随之蔓延,甚至反科学的社会思潮、形形色色的披着宗教或科学外衣的伪科学和封建迷信在文化宽容主义的庇护下滋生、蔓延。这些都为当前社会主导信仰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二)现实生活呈现的诸多问题造成人们对未来的疑惑和生活的不确定性,是信仰危机的重要渊源。信仰说到底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社会生活的变幻莫测,势必带来精神生活的浮躁和迷茫。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精神生活正在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必然反映到思想文化领域中来,多层次、多角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理想、信仰和信念。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竞争机制的运转,使人们面临着优胜劣汰的选择;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公司倒闭、企业停产、职工下岗等现象,造成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和工作环境的迁移,由此产生了人们精神上的无形压力和过度紧张;分配不公、穷富贵贱的迅速变化使一部分人心理失衡,也使一部分人相信了看不见、摸不着的命运;由于法制的不完善、不健全而暂时出现的各种无序混乱的现象,造成了大众的情绪波动;社会上和党内蔓延的消极腐败、专横霸道现象,以及由于社会奖惩机制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生活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社会道德生活反常现象,也使人们对现实心生疑虑。这些问题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靠继续深化改革来解决。共产主义信仰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的终极性关怀,现实生活状况及人们对该生活状况的信心是支撑这种信仰的重要前提。人们如果长期处于贫困或焦躁之中,就可能对现实生活产生绝望。而贫困和绝望中的人,是最容易向“彼岸世界”寻求精神寄托的。这一点,可以从近几年宗教信仰趋热、迷信和邪教泛滥现象中得到印证。

(三)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的忠诚度。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内比较严重的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这既是个别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的主要表现,又是对其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造成严重冲击和影响的重要根源。特别是由于一些犯罪行为的极大隐蔽性,对大部分普通党员来说,那些被惩处的贪官似乎是“一夜之间”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了党和人民的罪人,而且他们在“倒台”前大都以“清廉”的形象示人,逢会必讲“反腐”,这些贪官“两面人”的形象对广大党员造成了极大的信心打击,其负面影响甚至比对党和人民事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有过之而无不及。二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不够强。一些党员反映有的学习教育不仅方式单一,很多时候是搞形式走过场,而且就理论学理论,与现实距离太大,联系主观世界解决思想问题不够,结果不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而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嘴皮,缺失了理论支撑的理想信念必然会苍白无力。三是党内关爱机制不够健全,党员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体现。这也是部分党员特别是亟须党组织关心帮助的弱势党员对党组织失去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许多老弱病残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当他们期盼得到党组织的帮助时,如果党组织的反应迟缓甚至冷淡,自然会使他们心灰意冷,产生对组织的离心感,甚至于精神苦闷、彷徨,去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以排遣心中的苦闷,解脱精神上的痛楚。

(四)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和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双重冲击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形成了挑战。上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通过自我调整,赢得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和繁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同时,西欧的一些社会民主党在经过七八十年代的沉寂之后,在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反思、改革、转型中重新走上历史舞台,出现了国际社会所称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神奇回归”现象。面对这些新的挑战,我们虽然已经改变了主观臆想式的“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唯心、教条式的观察问题的方式,能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承认、正视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个别地方的党员教育中,如何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这些新变化并未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有时甚至不自觉地陷入传统思维方式的逻辑怪圈。这也是部分党员中仍然存在着诸如“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更像社会主义、甚至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今天就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的明天”等错误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党员存在的“不管什么道路,只要能发展就行”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就是思想上困惑的外在表现。

四、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组织纪律,强化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的思想才能统一;有了铁的纪律,我们的行动才能步调一致。当前,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上来,真正做到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同心、行动上同步。

一要常补精神之“钙”。习近平同志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些话形象生动,一语中的。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和“必修课”,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创造、理论的独特价值、制度的独特优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就是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是又一次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精神洗礼和党性锻炼。

二要持续改进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3月9日,习总书记在参加人大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又提出了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八项规定”等是从制度层面的要求,“三严三实”则从价值层面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谋事”“创业”“做人”囊括了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修身”“用权”“律己”是对古今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练和提升,我们一定要以“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态度,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定要有“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警惕,经得起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真正将改进作风落到实处,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思想和行动中。

三要坚决守住底线。习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有坚决守住做人、处事、用权的底线,才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底线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分界线,党员干部要想永葆廉洁本色,就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以底线不变应世事万变,达到处变不惊。要坚守政治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损害党的利益的行为,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要坚守纪律底线,带头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坚决不碰党纪国法这条“高压线”。要坚守做人底线,做人的标准有很多,但对于党员干部来讲,首要的就是老实做人。周恩来曾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检验。”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在忏悔中也说:“吃亏就吃在不老实上”。要做到对党老实,忠于党、忠于祖国;对群众老实,设身处地为群众切身利益着想;对工作老实,坚决反对做表面文章、虚张声势、哗众取宠等形式主义,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踏踏实实抓好工作;对同志老实,就是要用真诚、宽容的心,坦诚对待同志,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对自己老实,就要正确对待名与利,矫正心态,把握自己。

四要敢于担当责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党员干部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以为党和人民舍生忘死的大无畏气概,展现了敢于担当、信念坚定的人格品质。今天,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突出地体现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能够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对工作极端负责,敢想、敢做、敢当。我们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动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在事关旗帜、道路、制度等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在维护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上,必须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勇于站在风口浪尖上讲真话,澄清错误认识,团结和争取大多数。

五要注重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党性修养,坚定信念不能脱离社会实践,不能闭门修身养性,不能坐而论道,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磨炼。要认真实践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做到“五慎”,即:慎初、慎微、慎欲、慎独、慎终。慎初,就是从手中有权的第一天开始,就格外谨慎,违犯党纪政纪的口子一次也不能开、事情一件也不能办,不能有侥幸心理,不搞下不为例。慎微,就是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防微杜渐,真正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慎欲,就是要有高尚的人生追求,在腐朽思想和各种诱惑考验面前,真正做到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切实过好金钱关、美色关、权力关。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自觉遵守党规党纪和道德准则,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慎终,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始终保持一个党员应有的思想品德和良好形象

结束语:中国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正在进行新的“接力赛”。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讨论题:

结合当前开展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组织纪律”党风廉政主题教育活动,紧密联系本部门、本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查摆存在有哪些理想信念动摇、组织纪律不强等突出问题?谈一谈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的意识、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

(执笔:申德成 责编:莫 薇 梁宏宇)